炒股配资网站约选配资-可以开户的股票软件-【东方资本】,股票十倍杠杆怎么融资的啊,2025有望暴涨的股票一览表,杠杆投资的风险大吗

2020年05月05日 02:24 時代周報
1970-01-01 08:00:00

外貿企業擁抱內需 電商平臺加速助力

tech.sina.com.cn 2020年05月05日 02:24

時代周報記者 曾憲天 發自廣州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經歷著市場寒冬的外貿企業們紛紛牽手電商平臺,通過“出口轉內銷”的機會窗口尋求自救和發展。

4月26日,外貿大市廣東東莞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東莞外向產能加速拓展內需市場成為其中一項重要目標。

4月27日,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拼多多將聯合東莞市引入超過1萬家優質東莞企業和品牌,包括家具、服飾、玩具、電子等在內的東莞各鎮優勢產業帶,將進一步直連平臺6億消費者,不斷拓寬內需新渠道。

在簽約儀式上,東莞市副市長萬卓培表示,東莞市政府與拼多多平臺將以此次簽約儀式為起點,不斷推動合作登上新臺階,實現政府、平臺、企業“三贏”的局面。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拼多多和東莞的融合創新,將釋放巨大的產業動能,為內需市場增長創造強勁勢能。預計未來一年內,東莞的輕工消費品、農產品等在拼多多平臺年銷售額將突破1000億元。

據了解,除此次東莞戰略合作項目外,拼多多在過去兩個多月已與青島、寧波、武漢當地政府、產業帶達成了類似戰略合作。

4月28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熊對時代周報記者坦言,外貿企業在擁抱內需市場轉向中,將經歷短期清庫存和中長期品牌塑造兩大發展階段,電商平臺都將在其中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電商帶動外貿企業轉型

商務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為6.57萬億元,下降6.4%。

其中出口為3.33萬億元,下降11.4%,貿易順差達到983.3億元,減少了80.6%。

“疫情的打擊讓今年的境況比想象中更為艱難。”4月28日,松騰實業深圳工廠負責人吳鵬云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月份企業復工問題解決后,3月、4月份又迎來難以復產的困境。

吳鵬云表示,由于海外疫情局勢和物流運輸方面的影響,原本計劃生產的出口訂單紛紛遭客戶退訂或取消。已付款訂購的原材料、企業的日常運營成本、倉庫中堆積的滯銷貨品無法變現等問題,都讓外貿企業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巨大的生存壓力迫使外貿企業紛紛轉向內需市場,但這條路也并非坦途。

“外貿企業往往有著過硬的生產能力和產品,但缺乏銷售、運營團隊和能力的短板也十分明顯。”4月29日,電商行業分析師、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外貿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自身短板,其實也側面體現了電商平臺的重要性。

莊帥介紹稱,此前電商平臺過于復雜的運營體系和進入門檻,更適合品牌商,尤其是知名品牌商。不過隨著拼多多的崛起以及其C2M工廠定制化模式的不斷深化,外貿企業與電商平臺的合作難度大大降低,這也加速推動了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戰略轉型進程。

在他看來,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承擔了消費端服務、推廣、引流、銷售等體系化能力,直播、拼團、社交、游戲化等營銷創新手段也在電商平臺的推動下逐漸發展成熟,這恰好補足了外貿企業擁抱內需市場的諸多能力短板。

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中的大數據支持為例,吳鵬云認為這為外貿企業面向內需市場轉型提供了非常核心的賦能。

他解釋稱,傳統的產品研發模式有點類似于“閉門造車”,實際與消費市場出現了脫節。

過去三年多的合作歷程中,拼多多給予的大數據支持從研發端為松騰實業極大拉近了與消費市場的距離,推動其旗下家衛士掃地機器人品牌頻出“爆款”。

具體而言,“爆款”產品的確立不僅可以讓生產線集中產能提升效率,還將提升企業在原材料備貨、物流系統降本方面的主導權。

各方面增效降本后,通過拼多多平臺讓利給消費者,進一步提升銷量,形成面向內需市場的正向發展循環。

逆境中迎來新機遇

“在很長一段周期里,我們幾乎只依賴代工外銷模式。”吳鵬云介紹稱,松騰實業2003年涉足智能掃地機器人制造,多年來一直與飛利浦、霍尼韋爾等頭部品牌保持代工制造方面的合作。

而2017年與拼多多合作后,松騰實業不僅加快了家衛士等自有品牌在國內市場的推廣銷售,整體國內業務占比也在2019年中由原本的30%提升至了50%。

吳鵬云預計稱,基于今年全球疫情環境以及公司此前數年在國內市場的積累,2020年國內業務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至70%。

在借助電商平臺尋求內需市場突破方面,松騰實業并非個例。隨著拼多多“新品牌計劃”不斷深入各產業鏈,其平臺已發掘出越來越多,側重外貿的企業、產業帶集群工廠不斷開拓內需市場業務的成功案例,如兆馳股份、三禾廚具等。

在外貿轉內銷趨勢中迎來機遇的,并非只有外貿企業,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突破。

“通過賦能合作共贏的模式贏得外貿企業的支持,或將影響電商平臺的整體競爭格局。”4月28日,艾媒咨詢CEO張毅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外貿企業旗下產品普遍具備差異化和性價比高等優勢,這有助于電商平臺擺脫同質化產品的競爭紅海。

張毅也認為,長遠來看國內14億消費人口的巨大內需市場潛能,將不斷被激活和釋放,出口轉內銷以及農產品上行的兩大領域,或將成為電商平臺贏得這一龐大內需市場的關鍵“鑰匙”。

實際上,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也確實早已在這兩大領域中展開布局。

以拼多多為例,除此前已提到的“新品牌計劃”等深度改造供應鏈,釋放產業帶產能,扶持外貿企業建立自主品牌、幫助出口轉內銷之外,農產品上行也一直是拼多多重點布局的戰略方向。

4月25日,拼多多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平臺新增涉農商家超過27萬,接近去年全年新增數量。

拼多多在更早前發布的“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實現農(副)產品成交額1364億元,平臺農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復購率超過70%。

該報告也表示,拼多多將繼續以農產品上行為核心戰略,未來5年內投入不低于500億元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